首页

vivi女王

时间:2025-05-28 23:23:10 作者:英国政府新举措试图减少对国外劳工依赖 浏览量:78320

  外贸“开门红”为中国经济良好开局注入了新动力。推动外贸质升量稳的有利因素在增多,新动能还在积聚。要做好政策再加力,打好组合拳。继续扩大制度型开放,巩固基本盘。

  今年以来,我国货物贸易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向好态势,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,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,外贸发展的含金量不断提升。

 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,前两个月,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8.7%,超出了市场预期。其中,出口表现更是可圈可点,在外部环境复杂性、严峻性、不确定性有所上升的背景下,凭借出色的创新能力和过硬的产品品质,重返两位数增长通道。

  外贸“开门红”为中国经济良好开局注入了新动力。外贸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,推动外贸稳规模、优结构,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稳健增长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不少代表委员聚焦“新三样”出口、外贸新业态培育等话题建言献策,市场各方也给予了积极回应。综合各方分析看,全年实现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对于外贸质升量稳的要求,是有基础、有信心的。

  推动外贸质升量稳的有利因素在增多。从总量看,一般贸易比重持续提升,外贸结构不断优化,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进,各季度进出口规模均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,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;从经营主体看,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总数保持在60万家左右,作为我国外贸主力军的民营企业活力充足,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、比重不断提高,成为中国外贸乃至中国经济的韧性之源。

  推动外贸质升量稳的新动能还在积聚。今年以来,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动力强劲,跨境电商、市场采购出口都实现两位数增长;贸易伙伴更加多元、稳定,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水平;中国外贸发展的产业基础、要素禀赋、创新能力都在不断增强,出口商品正向价值链上游攀升,电动汽车、文创产品、美妆等国货潮牌在海外火爆“出圈”,进口市场机遇逐步扩大,外贸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。

  但也要看到,当前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,全球贸易发展仍将受到多重因素影响,贸易前景依然承压,尤其是外需不振、地缘政治等因素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较大考验,外贸实现全年质升量稳目标,仍需付出艰苦努力。

  做好政策再加力,打好组合拳。要持续抓好《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》的落地实施,结合今年新形势、新情况和新要求,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,形成推动外贸发展的合力。在此基础上,积极做好政策研究储备,抓紧开展新一轮政策研究评估并争取尽早出台,与已有政策形成组合拳,释放政策叠加效应。

  扩大制度型开放,巩固基本盘。要通过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、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等举措,不断扩大我国外贸“朋友圈”,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筑牢市场基石。要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,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之间的有效联动,在巩固外资外贸基本盘的基础上,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。

  可以预见,随着我国经济加快恢复向好,外贸“稳”的基础将更扎实、“好”的变化更突出,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也将更加有力。 (作者:顾阳 来源:经济日报) 【编辑:梁异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走进中国乡村)积石山新农人的“活力密码”

戏剧大赛除了带来专业知识,还让孩子们看到了更多东西。比如,全国各地的同龄人。4个人住一间,江义森的室友们都来自不同地方,“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点专业知识,对我的学习有很大帮助”。

民进“凝心铸魂强根基、团结奋进新征程”主题教育总结会在北京召开

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认为,选择“不表态”的选民占比达到两位数,可能成为拜登竞选连任之路的“早期预警”。如果支持民主党的选民在2024年11月大选中不参与投票,拜登可能无法赢得密歇根州,这同时也预示着拜登想在其它摇摆州胜出的压力陡增。

遇见福建:献艺谢师恩 演武闹重阳

尼加拉瓜财政和公共信贷部长伊万·阿科斯塔·蒙塔尔万称:“两会是中国的一件大事,将对全球产生积极影响。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要,首先中国有共享发展的理念,邀请全人类共享中国的发展成果。中国向世界其他地区比如非洲、拉丁美洲和亚洲其他地区输出技术,从而使这些国家的民众都能获得这些技术。我们希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深化。”

“汉语盘点2024”前五字词出炉 融、智、选、新质生产力等入围

能源保供稳步增强。进口大宗商品1.12万亿元,占同期京津冀进口总值的52.1%,其中进口原油7456.5亿元。此外,进口机电产品4305.1亿元。

新华社权威速览 | 推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,习近平主席这样说

有业内人士分析,车评账号与汽车厂家之间的纠纷,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一方面,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,车评账号的评价和推荐对消费者的购车决策有重要影响,一些车评账号为了吸引眼球、获取流量和商业利益,不惜发布夸张、片面甚至虚假的信息来博关注,对汽车厂家进行恶意抹黑和诋毁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